image
China · Beijing | 中国 · 北京

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媒体中心

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应整体规划
来源:本站    时间:2018-03-18    浏览:995

   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天然气是我国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2017年,全国生产天然气14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5%;消费天然气230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进口天然气9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6%。国内外市场供销两旺,产、供、销增长速度超前五年平均水平,我国天然气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去年入冬以来,局部地区供需脱节,出现“气荒”,暴露出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瓶颈问题,不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引发群众热议,如何健康发展我国天然气产业,消除“气荒”,成为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

  健康发展我国天然气产业,其本质含义就是要做到“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据天然气产业链的特点,抓住资源、运输、调峰、终端销售等主要环节,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市场,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起来。笔者认为重点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建立多元供应渠道。

  资源开发是发展天然气产业的首要问题。世界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仅常规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就有196.8万亿立方米,加上还可能探明的常规、非常规天然气,按目前世界年消费量3.65万亿立方米计算,世界天然气资源至少可利用150-200年。我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3.58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不到18%,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也说明我国发展天然气产业具有雄厚的资源基础。

  但资源丰富不等于资源供应就有保障。当前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基本平衡,随着天然气利用越来越广泛,消费总量与日俱增,未来市场供需格局将发生变化,局部地区供需形势有可能逐步趋紧。与煤炭、石油不同,天然气在生产、运输和储存等方面技术要求更高,保障供应难度更大。尽管我国已经建成四大连接国际市场的油气输送通道,但从近几年运行的情况看,还不能完全做到调节自如,确保稳定供应。我国天然气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资源来源多样化,建设多元供应渠道,做到自产气、进口气,管道气、液化气(LNG),煤层气、页岩气等多气源互补供应,不能过度依赖某一地区、某一国家、某单一气源供气。

  保障我国天然气资源稳定供应,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指示精神,立足国内,加大国内资源开发力度,引进国外资源补充国内不足。国内天然气资源开发,近年来有重大突破。政府要继续推动常规气与非常规气协调发展,加快天然气产能建设,努力满足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的需要。

  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加大海外天然气资源开发投资力度。鼓励能源企业继续坚持“走出去”,投资海外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项目。采取签订长约进口、发展期货交易、组织现货贸易等方式获取海外资源。要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国际合作的水平,与资源国建立“利益共同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内金融企业要面向实体经济,实行产融结合,支持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国内外天然气资源开发。从长远看,仅依靠从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不足以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要向中亚、西亚、东南亚、亚太、东非地区延伸,配合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实现天然气供应多元、多点、多渠道、多类型,提高供给侧抗风险能力。

  随着进口量逐步上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要及时研判国际天然气市场规律,重点地区要长期跟踪,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新的潜在风险,提前做好防范预案,避免临时采取紧急措施强行保供。

第二,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导消费健康增长。

  去年入冬发生“气荒”,是2009年以来第二次出现局部地区供应短缺的现象。分析这次“气荒”的原因,供给侧存在一些问题,但主要原因来自消费侧。能源转型升级,消费革命很关键,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都要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变,如何科学用能、节约用能、提高能效,都要通过消费革命来实现。这次“气荒”使我们认识到,发展我国天然气产业,要服从能源转型的大局,统筹规划发展速度和规模,消费结构安排和产业布局要合理。我国是煤炭大国,不可能完全不用煤,要在清洁利用上下功夫。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上要“减煤,增油,发展气”,减煤的重点是减散煤燃烧。终端消费则应实事求是,宜气则气,宜油则油,宜电则电,切勿一刀切。为了减少排放,降低污染,城镇实施“煤改气”,大方向正确。偏远农村铺设输气管道,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乡村清理散煤燃烧困难多,是“煤改气”还是“煤改电”更好?或许发展清洁能源更好,要具体论证,优选方案。

  发展我国天然气产业,要强化规划意识,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同步规划。消费总量的增长要与供应总量增长相匹配,不能盲目,更不能突击上马。天然气远程调度比较困难,过多增加计划外用气,必然导致局部地区临时供不应求,人为造成“气荒”。要合理安排工业原料用气、工业燃料用气和民用天然气的比例。产业布局时,用气量大的企业,选址尽可能靠近天然气生产区,缩短输送距离。

  天然气产业与其它产业相关性很大,协调发展尤为重要。要与其他各工业行业、农业、第三产业紧密结合,因地制宜,把发展天然气与利用当地能源资源结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综合利用,发挥天然气产业的骨干作用,带动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比如,将天然气与光、风、地热等清洁能源开发结合,建设分布式能源供应基地,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创造条件。我国分布式能源供应2002年起步,已建和在建试点项目250多个,一些试点项目运行效果良好,应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美国全国分布式能源供应基地6500个,相比之下,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很大。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天然气调峰问题。

  我国天然气产业面临的最大瓶颈是调峰能力不足。以北京市为例,用气高峰和低谷相差10-15倍,美国峰谷差约4倍,欧盟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是3-5倍。根据欧美的经验,调峰储备工作气量一般是高峰期用气量的10%-15%。中国的峰谷差是他们的3-4倍,现有调峰工作气量只有用气量的3.4%。对高度依赖进口天然气的国家,调峰工作气量要求更高,至少达到消费高峰气量的12%,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40%,调峰能力明显偏低。

  天然气调峰是通过多种方式相互支撑,共同完成。世界各天然气消费国,在推广使用天然气的初期,就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建设调峰系统。我国现有的调峰系统,仅是为了满足管道安全运行而设计的,远不能满足市场调峰的需要。世界各国天然气调峰方式多种多样,一是气田生产调峰。安排部分气田作为调峰气田,用气低谷时降低产量,甚至停产备用,高峰时则根据需要多采气,发挥调峰作用;二是管道调峰。大型输气管道本身就有一定储存能力,调整管道工作压力,可以小范围调节供气量;三是储气库调峰。这是调峰的主力,我国地质情况相对复杂,要研究我国储气库建设的资源条件和建库方法,利用废弃的油气田,加快储气库建设;四是LNG调峰。与管道气配套建设LNG接收站,提高区域调峰能力;五是用户调峰。对用气大户进行双能源设计,可以适时转换使用能源,起到调剂作用;六是用气单位建罐(库)调峰,小量储备解决临时应急之需。

  这六种调峰方式之外,要根据资源条件创新调峰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无法孤立地解决调峰问题,调峰不是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大干快上”能做到的,必须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从小时调峰起步,逐步解决日调、周调、月调,乃至季度调峰的问题。

第四,改革体制机制,完善市场体系。

  建设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下大决心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现行管理体制的主要缺陷是要素管理太分散,资源、资本、资产管理脱节,导致决策效率低,不利于企业自主参与市场竞争。政府管理部门多,职责分工细,多头多级领导,造成企业“婆婆”多,该管的事没人管,不该管的事管得太细,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有必要成立归口管理能源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明确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健全监管体系,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方面不规范、不健全,还须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发展我国天然气产业,必须充分发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国有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要开放天然气市场,允许更多的投资主体进入天然气领域。“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型国企有技术、资金优势、有能力开发大气田,可以主导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各有特长,可以在推动市场竞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中央、地方步调一致,国企、民企互相取长补短,各行各业协调发展,为我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要调整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外技术和资金,加快国内天然气(常规、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的步伐。

第五,加强行业监管,确保健康发展。

  加强行业监管,是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的的重要保证。天然气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与监管不到位有关。确保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加强行业监管刻不容缓。

行业监管的内容很多,结合现实情况,重点说明行业标准、价格、生产运行安全监督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抓紧组织制订产业标准。标准是监管的依据,是执法的尺度。没有标准,无法监管。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速度快,很多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加大监管力度,首先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研究制订天然气产业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只有在统一标准的指导下,监管才有效,才能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天然气市场。天然气是一种高危商品,市场运行过程中,执行标准不统一、不全面、不科学,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跟不上,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二是要理顺价格机制。理顺定价机制,才有可能构建起高效安全的天然气供销网络。发展天然气产业,不但要让人民群众能够用得上天然气,还要用得起,用得安全。加强价格管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要共同发挥作用。期货交易是价格发现的一种重要市场机制,但单靠市场是不够的,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严格控制进口天然气价格;要督促国内天然气生产企业千方百计创新技术,降本增效,降低天然气生产成本,使国内市场天然气价格有竞争力;天然气运输商,终端销售商要按政策合规运行,共同维护民生大计,防止自定价、抬高价的现象,维护好市场秩序。

  三是加强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和生产运行的安全监管。我国上世纪建设的油气管道,大部分已经进入全面维护更新期,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尤为重要。随着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新建输送管道的任务十分繁重,确保设计施工质量符合环保要求要有新举措。天然气生产系统、输气管道、城市管网及其储气配套设施等安全运行,事关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绝不可掉以轻心。要设立专业机构,专门督查,杜绝出现重大事故。

(作者系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www.chinalng.cc


返回列表